近期,云南、遼寧等地公安部門接連發(fā)布通報,依法查處多起涉汛網絡謠言案件——有網民移花接木發(fā)布國外洪水視頻,謊稱“某省特大暴雨后接孩子放學”;有人翻炒往年汛情視頻,冒充、夸大當下災情;更有甚者,編造“洪水沖走三個娃娃”等聳人聽聞的虛假信息,博取流量。
在防汛抗災的緊要關頭,這些謠言如同“隱形洪流”,不僅容易制造焦慮恐慌,擾亂社會秩序,消費公眾樸素情感,更可能干擾指揮決策與救援部署,誤導救災資源的合理配置。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故意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災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罰款。此外,我國刑法設立“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或擔刑責。
汛情緊急,人心更需定力。涉汛謠言屢禁不止,暴露出部分網民的法律意識淡薄與價值觀扭曲。打擊汛期謠言,需要法治利劍高懸,也需要每位網民的自覺。不制造謠言是底線,不傳播存疑信息是義務,共同守護清朗網絡空間,為防汛救災營造真實、理性、溫暖的信息環(huán)境,這既是對一線救援者的最好支持,也是法治社會公民責任的應有體現。
策劃:楊新順 宋勝男
文字:劉丹
視頻:李唯祎 范琳松
來源|法治日報編輯|韓玉婷 季天 羅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