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高啟龍 瀘州觀察 龍欣雨
四川的老街古鎮(zhèn),十有八九都是因水而興——
水來了,船就來了;船來了,人跟貨就扎堆了;人扎堆了,故事跟生意自然也就有了。
瀘州的藍田老街也不例外。但其特別之處在于,所依之水為長江。而且與長江水道交織的是茶馬鹽道。至于抗戰(zhàn)時期藍田機場的建修,這條老街應該是最早的“水陸空”交通樞紐的見證者和受益者。
藍田老街。周夢穎攝
無論時光多少更迭,藍田老街就在那里。
青石板縫里滲著鹽茶古道的汗?jié)n,木門栓上掛著船工號的余音,連空氣里都飄著江風裹來的油香和茶氣,這條百年老街,就像塊被江水泡軟的陳皮,滋味兒越嚼越濃。
蓋碗茶里品江湖,茶香中溢出的信息流
每逢農(nóng)歷一、四、七,是藍田的趕場天。
早上四五點開始,老街上就開始熱鬧起來,除了商戶們早早地開門迎客,周圍十里八鄉(xiāng)的菜農(nóng)們也是肩挑背扛聚攏而來。人流物流在此交集交織。
“一到趕場天,簡直是人山人海,幾十年前就是這樣。”家住鄰玉、打小就經(jīng)常跟著家人到藍田趕場的譚先生說,“在這其中,茶館更是一位難求?!?/p>
藍田老街的茶館。周夢穎攝
順著牛市坎被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臺階拾級而下,不到1公里長的工農(nóng)路上,就有20多家大大小小的茶館。有些茶館的歷史已經(jīng)有百年之久。
“一杯茶2元錢?!弊畛?,茶館的功能是給來往的人們駐足解渴,但隨著老街的日趨繁華,它的功能發(fā)生了超越,成為精神上的一種美學介質(zhì)。
除了買與賣,來趕場的人們更重要的是到茶館里坐坐,獲取最新的信息,信息的價值很多比金錢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買茶喝相當于是取得了獲取信息的入場券。
當然,如果你不想成為發(fā)言的主角,可以不用賣茶,圍在臨街的桌子周圍,聽聽作罷!
“兩碗蓋碗茶!”九點不到,38茶館里已經(jīng)坐滿了人,長條凳上,退休船工、菜販、老街坊圍坐一起,好不熱鬧。
門口的一張方桌四面,分別坐著康大爺、張大爺、周大爺和王大爺。其中,王大爺是早上從龍馬潭區(qū)魚塘街道趕來的,只要有空,趕場天他都會來。
“我爺爺那輩,茶館后院就是‘信息交易所’,船期、物價,都在這兒交換!”張大爺自豪地說道。
為能躬身入“局”,筆者和同伴買茶后悄悄靠近。
“你看前幾天廣東東莞發(fā)布了促進服務消費的方案,估計是喊大家要多消費哦?!?/p>
“南瓜只長葉子不結果的話,你只需要拿個小刀子在根部的騰騰上插進去一刀就可以了?!?/p>
氤氳茶香中,他們的話題從“長江禁漁”聊到“渝昆高鐵通車”到“瀘州建設區(qū)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再到哪家哪戶的婚喪嫁娶。
臨近中午,場了人散,這些新潮的信息隨著人群的褪去散發(fā)到千家百戶。
江風里的老街魂:百年煙火氤氳的百種行當
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隱約可見的車轍印,至今還能摸出當年的“車水馬龍”。
藍田老街的石板路。龍欣雨攝
“你曉得不?解放前藍田渡的熱鬧,比現(xiàn)在春熙路還兇!”掀開卷簾門,77歲的稅世營老人坐在竹椅上,手指比畫著,“那時候長江上的船都要在這兒??浚馐切敦浀奶舴蚓陀猩习偬柸?!”
稅世營爺爺那輩,老街上全是各地客商。像湖北的麻布商、陜西的藥材販子、云南的馬幫頭子,一邊喝茶一邊談生意?!罢劤闪司颓猛攵ㄒ?,只要蓋碗發(fā)出‘叮當’聲,就說明有一單生意要談成了!”
經(jīng)歷百年洗禮,除了茶館之外,如今,藍田老街上至少還有百余家鋪面,而這百余家鋪面里所銷售的貨物也是千姿百態(tài),從日用品到農(nóng)產(chǎn)品應有盡有。貨品的供應牽連著千行百業(yè)千家百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連接瀘州城鄉(xiāng)要素互通的集散地和供給場。
從清代至今,在藍田老街的街頭,無數(shù)的達官貴人、士大夫、將軍學子、騷人墨客,他們無論是小住還是路過,不管是游歷覽勝還是經(jīng)商求學,都參與和見證了這個地方繁華。
在無數(shù)過客的品味中,藍田的老街的過客飲食也是大浪淘沙優(yōu)勝略汰?!半S便進一家蒼蠅館子,味道都很巴適?!崩蠟o州人楊源流說?!澳遣粫缘檬怯狭硕嗌偃说目谖逗蟪恋硐聛淼??!?/p>
如今在憲橋附近,一家沒有掛牌的蹄花面,每天的生意都是超級火爆,不少城里人都是專程前往?!昂梦兜啦粌H需要傳承,還需要不斷改良。”店主陸先生說。
百道能通天下:藍田老街的藍色夢
藍田之藍,最初在于其顏色。
陳鑫明先生著作的《江陽古場古鎮(zhèn)》分析說,傳說清康熙年間,移民填川落業(yè)于此,在場周圍廣種玉藍(一種藍色植物染料),在場上興辦家居布的染坊,藍色染水流布場鎮(zhèn),所染布晾曬于場口外,河壩上與藍相映襯,大片田土、大片河灘皆呈藍色,因而取名藍田場,又因場在壩的中央,故又稱藍田壩。
一種藍色成就了一個產(chǎn)業(yè),而這樣的產(chǎn)業(yè)的背后實際上是這里的百道能通天下。
茶馬鹽道在藍田壩與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加上其便捷的交通條件,注定了這里是一個高度集中的商貿(mào)物流集散地。
明清時期,藍田渡就是川南重要的鹽茶中轉站:云南的茶葉、自貢的井鹽、瀘州的老窖酒,大多在這兒上船下船。
時至近代,隨著川滇公路和藍田機場的修建,大批物資經(jīng)滇緬公路、進入瀘州,從長江、沱江中轉,從成渝公路,從空中航線轉運全國各地。
近水樓臺的藍田鎮(zhèn),憑借地域優(yōu)勢和西南交通樞紐的條件,成為戰(zhàn)時大后方物流中心。
藍田機場讓藍田老街更早更快離天空藍更近。雖然在2020年底藍田機場搬遷至別處,但藍色的夢想一直刻在老街人的夢想里。
牛市坎社區(qū)。周夢穎攝
家住牛市坎社區(qū)的陸大娘今年75歲,身體力健的她每天都會挑上自己種植的藤藤菜到老街上賣,低頭俯首之間,臉上洋溢著自豪的表情。
“我的孫子在重慶上大學,你們曉得上的什么專業(yè)不?”
“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天津上班了,是搞無人機和低空經(jīng)濟的,也算是開飛機的哦?!?/p>
藍田之藍,現(xiàn)在不僅僅因為其顏色之藍,更在于這片老街的歷史之古深似藍海,更在于這里的人們一直懷揣藍色的夢想,憧憬著藍色的希望。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