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時24分,廣州番禺洛溪大橋東側水域,一張漁網輕輕合攏。精疲力竭的“小白”——一頭誤入珠江內河多日的中華白海豚,在眾人焦灼目光的注視下,終于被安全托離江水。這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達7天的險途,在無數普通人與救援力量的接力下,于夜色中畫上了一個帶著溫度與希望的句號。
救援人員對中華白海豚施救現場
現身
“小白”的蹤跡最早被報告是在7月25日,廣州市民在江高公園附近水域發(fā)現了它。7月29日,它又在金沙洲大橋下現身,無數市民為它的命運揪心。然而珠江水系復雜,追蹤工作困難重重。
昨日早上8時多,太古倉碼頭傳來線索,有市民稱7時多曾發(fā)現疑似白海豚的身影。羊城晚報記者火速趕到現場,負責航道保潔的羅叔說:“我從凌晨6時半就特別留意,但始終沒發(fā)現它。一旦發(fā)現馬上上報?!?/p>
轉機出現在13時9分。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的陳宇凡與遼寧海大律師事務所的王文浩在洛溪大橋旁邊散步時,發(fā)現江面有異常動靜。陳宇凡立即拍攝視頻,并將視頻發(fā)到公司技術交流群。工程師何晨東看到視頻后馬上想到之前白海豚誤入珠江死亡的新聞,當即放棄午休,與同事楊雅迪趕往江邊,同時讓陳宇凡報警。警察趕到現場,確認是“小白”后,馬上將現場情況傳遞給相關部門。
獲救
此后兩小時,王文浩、楊雅迪、何晨東、陳宇凡成了江岸上的“哨兵”。他們一邊聯(lián)系漁政部門,一邊緊盯江面:“我們輪流守了兩個多小時,就怕貨船傷到它。它游得越來越費力,一兩個小時才挪一公里多……”言語間,滿是心疼。
15時30分,記者接到何晨東的報料,并于16時許趕到現場,發(fā)現“小白”已游離原位。何晨東與王文浩領著記者沿江尋找,終于在洛溪大橋西側水域發(fā)現徘徊的“小白”。江風裹挾著熱浪,4艘漁業(yè)救援船已在待命,白海豚困在堤壩合圍的角落。
何晨東抹去額頭的汗水,對記者說:“你是來得最快的媒體記者,太感謝了。但我還有工作,這里交給你了,請務必等到專家!”
在此后的幾個小時里,救援方案逐步確定:洛溪大橋西側水域狹窄,適合下網捕撈。其中兩艘救援船慢慢靠近,試圖找機會圍網,但“小白”總在船靠近時游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每個人的心都揪著。
19時,“小白”突然從堤壩的一個缺口游了出去,進入洛溪大橋東側水域,4艘救援船緊緊尾隨。20時24分,在4艘船配合下,救援人員終于成功用漁網將其兜住,并被緩慢拖到安全區(qū)域。
體檢
隨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方亮對“小白”進行了初步體檢:“確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珠江口有全球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每年約有1至3頭會誤入內河?!?/p>
體檢結果不容樂觀:“這頭白海豚非常老了,牙齒、牙床基本磨平,身體消瘦,肋骨凸出,身上有傷痕。體表出現的斑點是長時間滯留淡水的典型癥狀?!狈搅两忉專`入內河的多為老年個體,而“小白”在淡水環(huán)境中已至少掙扎7天。
方亮說:“珠江水系復雜,追蹤這頭白海豚很困難。我們在7月25日、30日都接到報告并出動人員搜尋,但最終它都失去蹤跡。這次能成功施救,群眾的及時報告至關重要。”
來源 | 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
文字 | 許敏
圖片 | 曾育文
視頻 |?許敏、曾育文、潘俊華、李婕舒
編輯 | 林潤祺
校對 | 周勇
審簽 | 岑杰昌
[原創(chuàng)]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