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晚,燒烤攤、火鍋店總是十分熱鬧。是不是不少人還特別喜歡點上一份豬腦?滑嫩如豆腐的口感,確實讓不少“吃貨”念念不忘。但本期《醫(yī)生有話說》,我們要好好跟大家聊一聊美味的豬腦背后,卻藏著健康隱患,可比它的口感更值得關(guān)注。
本期話題
烤涮豬腦好吃 但真的別多吃
本期欄目,來自成都市郫都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代謝·老年醫(yī)學科的主任醫(yī)師蔡丹,就跟大家說一說為什么豬腦不能多吃,存在怎樣的健康危害?以及應該如何健康食用豬腦。
“數(shù)”讀豬腦成分的危害
一、膽固醇
每100克豬腦含膽固醇2571毫克,是豬瘦肉的31.7倍,比大家熟知的“膽固醇大戶”豬肝,還要高14倍,甚至超過雞蛋黃近1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雖取消了健康人群的膽固醇限量,但對于高脂血癥患者來說,每天膽固醇攝入需控制在300毫克以內(nèi),高膽固醇血癥者更要低于200毫克。吃一小碗豬腦(約100克),一天的量就超標8倍多,這對血管可不是小事。
二、脂肪
豬腦的脂肪含量雖不及豬大腸,但每100克豬腦含脂肪9.8克,是豬肝的2倍多,其中飽和脂肪酸達2.4克,是豬里脊的6倍。
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直接增加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正在控體重、護血管的朋友得多留心。
三、嘌呤
每100克豬腦含嘌呤175毫克,所以豬腦屬于高嘌呤食物。
痛風或高尿酸血癥患者對嘌呤可以說是“聞之色變”,吃一次豬腦可能就誘發(fā)關(guān)節(jié)腫痛,所以這類人群一定要避免食用。
不健康的烹飪方式會放大風險
除了豬腦的成分原因,人們食用腦花的烹飪方式通常為火鍋、燒烤,也會放大風險。火鍋底料的油脂,燒烤的醬料,都會讓豬腦的脂肪和鈉含量翻倍;高溫燒烤還可能產(chǎn)生苯并芘等致癌物,令身體健康“雪上加霜”。
掌握以下幾點,降低食用豬腦的風險:
1、嚴格控制食用量
豬腦的膽固醇含量較高,過量攝入會加重血管負擔,增加高血脂、動脈硬化的風險。建議每月吃2-3次即可,每次攝入量不超過25克,大約是1/4個豬腦的量。這樣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不會讓膽固醇攝入超標。
2、調(diào)整烹飪方式
不同做法對豬腦的健康屬性影響很大。燒烤、紅油涮煮等做法不推薦,建議清蒸、水煮,能最大程度保留豬腦的營養(yǎng),且不需要額外添加油鹽,能減少脂肪和鈉的攝入,更符合健康飲食原則。想要增加味道,可以選擇蘸取適量的干辣椒或其他調(diào)配的低鹽蘸料食用。
3、確保徹底煮熟
豬腦可能攜帶弓形蟲等寄生蟲,弓形蟲進入人體后,可能引起發(fā)熱、肌肉疼痛等癥狀,孕婦感染還可能影響胎兒發(fā)育。所以烹飪時一定要保證豬腦全熟,中心溫度需達到75℃以上,這個溫度能有效殺滅寄生蟲及蟲卵,避免食源性疾病風險。
4、合理搭配食材
吃豬腦時搭配綠葉菜(如菠菜、西蘭花)和全谷物(如燕麥、糙米)很有必要。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在腸道中吸附部分膽固醇,減少其被人體吸收的量,從而降低豬腦高膽固醇帶來的健康影響,讓飲食結(jié)構(gòu)更均衡。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建議高血脂、痛風等患者不食用豬腦,健康人群也切勿貪嘴多食。美味可以偶爾品嘗,但健康的底線也得守住。畢竟吃得安心比一時過癮更重要。
醫(yī)生有話說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茖W告訴我們多數(shù)疾病是由生活觀念、個人習慣、文化知識以及個人素養(yǎng)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這些因素影響著每個人的健康。
四川日報全媒體“川觀拍客”推出《醫(yī)生有話說》健康科普欄目,向大眾傳播具有實用性、趣味性、科學性的醫(yī)學知識,全方位覆蓋滿足各類人群對健康知識的訴求,解答當下常見疾病和季節(jié)性多發(fā)病癥的預防、診斷及治療,讓讀者們更好的了解和預防各類疾病,保持健康體魄和良好心態(tài)。

策劃 ︱ 毛漫丁 譚曦 肖雨楊
執(zhí)行 ︱ 肖雨楊 趙螢 盧春陽
川觀拍客 ︱ 呂敏
編輯 ︱ 趙螢
海報 ︱ 何濤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
火鍋腦花好吃是好吃,但是就是膽固醇“炸彈”,一個月撮兩回解哈饞就差不多了,總不能過了嘴癮身體出問題,劃不戳!
醫(yī)生有話說,美味的豬腦背后,卻藏著健康隱患,烤涮豬腦好吃,但一定不要多吃,健康才是第一,“病從口入”的古訓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