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迎來新支撐——華電金上巴塘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并網(wǎng)發(fā)電。這座川藏交界處的環(huán)保典范工程,不僅將壩軸線上移160米以保護魚類家園,更建成國內首例天然河道與技術性組合式魚道。全部投產后每年可提供33.75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減排二氧化碳315萬噸。詳見今日二版。
5月15日,成都市龍泉驛區(qū),25個枇杷新品種在接受糖度、果重等指標鑒定, 白肉枇杷脫穎而出。作為全國枇杷第一大產區(qū),四川正推動品種升級,白肉枇杷新品種不僅肉質更細、糖度更高,也更耐凍害且具有更強抗病性,有望改變"大五星"凍害頻發(fā)、效益受損的產業(yè)困局。今日四版,看四川枇杷上新。
更多資訊,請關注川觀新聞。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
“持續(xù)不斷”勝過“一哄而散”,“推陳出新”才能“歷久彌新”,白肉,簡直不擺了!
向云端,特高壓架起清潔能源“高速路”;在田間,新品種結出產業(yè)振興“金果子”。川蜀大地,生態(tài)與發(fā)展并行,傳統(tǒng)與科技共舞,未來必將更璀璨!
枇杷酸酸甜甜我喜歡吃,親自采摘的更安逸,好吃嘴們搞快,枇杷下市很快。
白肉枇杷以細膩果肉、高糖“內核”和抗凍“鎧甲”,在枇杷界騎出一條逆襲賽道,未來可期!
從水電站到枇杷,四川在發(fā)展上兩頭都沒落下!一邊搞綠色能源,一邊升級農產品,都是實實在在改善生活的好事,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四川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