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半季,月未滿輪
欣然游園,見枝頭花苞微綻,嫩蕊凝露,勝卻盛極時的絢爛奪目。新月如鉤時,清輝脈脈鋪展,較之滿月的皎潔耀眼,更多了一份含蓄的詩意。
萬物皆有韻律,花開太盛易遭風(fēng)雨摧折,月滿則注定走向虧缺。就像攥緊的掌心,握得越緊,指間沙粒流失越快;攤開雙手,反而能留住清風(fēng)與陽光。人生的智慧,藏在“未滿”的留白里——是對極致的清醒克制,也是給歲月的溫柔余裕。
濃淡相宜,是人間清歡
嘗遍山珍海味,方知粗茶淡飯的清甜;看盡繁華喧囂,更懂竹影搖曳的靜謐。母親熬的粥,總在米粒剛熟未爛時關(guān)火,稠度恰好能裹住湯匙,入口是歲月沉淀的溫軟。
人際相處亦需“適度”的哲學(xué):太近易生嫌隙,太遠易疏溫情。就像春日的陽光,暖而不灼;秋日的微風(fēng),涼而不寒。一句適時的問候,一次默契的沉默,不遠不近的關(guān)懷,恰如窗前那盞暖燈,照亮卻不刺眼,陪伴卻不壓迫。
光陰恰好,是從容生長
晨露凝結(jié)時,草葉舒展的弧度剛剛好;暮雪初落時,瓦檐覆白的厚度剛剛好。大自然從不追趕時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切都在“恰好”的節(jié)奏里完成蛻變。
人亦當(dāng)如此:少年時不必急著模仿大人的成熟,按部就班地讀書、探索,在跌撞中積攢勇氣;中年時不慌不忙地扛起責(zé)任,在風(fēng)雨中修煉韌性;晚年時不急不躁地細數(shù)時光,在沉淀中守望清寧。生命不是短跑沖刺,而是一場與自己和解的漫旅,像樹一樣扎根,像云一樣舒展,每個階段都自有其豐美。
心有半畝花田,知足即圓滿
見過山間的野菊,在石縫里開得搖曳自在,不慕牡丹的華貴,不羨芍藥的艷麗,只在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里,綻放一寸光陰的溫柔。這讓我想起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心境——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看透繁華后的從容自洽。
幸福的真諦,從來不是“得到更多”,而是“懂得珍惜”。一間裝滿笑聲的小屋,幾株蓬勃生長的綠植,一本讀了又讀的舊書,一個眼神相通的人,三餐四季,煙火可親,便是人間最踏實的圓滿。心若貪求,縱有廣廈萬間,也難填欲壑;心若簡單,雖居斗室,亦覺天地遼闊。
結(jié)語
世間風(fēng)景無數(shù),最動人心的不是驚濤駭浪,而是溪澗潺潺;人生所求萬千,最溫暖的不是鮮衣怒馬,而是燈火可親。愿你我都能在熱烈中尋得淡泊,在喧囂里守住從容,于歲月深處,遇見屬于自己的“剛剛好”——那是風(fēng)過竹林的沙沙聲,是雨打芭蕉的滴滴答,是靈魂與時光共振的溫柔回響。
投稿郵箱:ahtvrhcb@163.com
長得年輕的人,都有這4個習(xí)慣
那些被北風(fēng)撕碎的,終將以花瓣重聚
請好好珍惜這三種人
有這5個習(xí)慣的人,進步最快
沉住氣,好的人生需要慢慢來
取悅別人,不如豐富自己
活得輕松的人,不和這三件事較勁
你終將抵達的遠方,叫做幸福
我大抵是忘不掉了,這抹春味太上頭
向內(nèi)尋找,你是自己的依靠
真有遠見的人,原來都是這樣的!
你第一個要尊重的人,是你自己
來源:安徽衛(wèi)視夜讀?|?撰稿:南枝
責(zé)編:汪玥?|?編輯:錢曉伶
美術(shù)設(shè)計:孫乃山
點亮小??讓更多人看到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yán)禁轉(zhuǎn)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