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李天銳 何勤華 文/圖
“從(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7只木船,歷時7天7夜,幫助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月5日,會理市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講解員畢學娟引導參觀游客將目光投向一組人名——張朝壽、張朝福、張朝祿……“他們就是當年幫助紅軍渡過金沙江的船工。”
涼山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充滿珍貴印記的紅色熱土。當年,中央紅軍在涼山創(chuàng)造了“巧渡金沙江”等偉大壯舉,在冕寧彝海畔產(chǎn)生了“彝海結(jié)盟”等感人故事。近年來,涼山州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發(fā)展紅色旅游,讓更多人感悟偉大長征精神,也帶動了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
“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走進涼山州。
傳承
讓紅的底色更鮮明
送走一批參觀游客后,畢學娟抓緊時間喝了幾口水,準備迎接新一批來客。這個“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涌入紀念館參觀,她的講解工作明顯比平時“加量”。
當年,紅軍進入涼山州后,途經(jīng)會理、德昌、冕寧、會東、西昌等10個縣(市),總行程1000余里,歷時28天,留下許多感人至深、傳頌至今的故事。保護傳承紅色基因,讓紅的底色更鮮明,涼山州一方面加強對紅色遺跡遺址的保護和展示,推動紅色旅游不斷升溫,另一方面做強紅色文化教育,激發(fā)當?shù)厍嗌倌陳蹏鵁崆椤?/p>
以會理市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為例。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以“金沙水拍云崖暖”為主題,用五個單元介紹中央紅軍長征中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在會理期間的主要活動,吸引越來越多前來追尋革命足跡、感悟紅色文化的參觀者。
同時,涼山州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思政教育的全過程,廣泛開展紅色故事宣講、紅色主題征文等活動。
不久前,“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走進涼山州。在會理市皎平渡紀念碑廣場,記者遇到了帶領40名學生來參加活動的會理二小教師鄭玲。她說,學校一直把長征精神作為重點教育內(nèi)容,帶孩子到現(xiàn)場參加這樣的活動,希望他們能更真切感受紅色文化。
“紅軍過(金沙)江這么艱難,才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痹跁矶∽x三年級的侯梓洛說。
烏東德水電站蓄水后,皎平渡成為庫區(qū),被封存在水下。圖為原址上方原貌復建的山洞。
賦能
讓鄉(xiāng)村發(fā)展更紅火
紅軍長征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在會理人張慶勝聽來格外親切,他的爺爺張朝祿就是當年幫助紅軍渡江的船工之一,“我從小就聽父輩講紅軍的故事。”
如今,他成為了一名裝載機操作員,在西香高速公路的建設工地上忙碌著。這條高速公路建成后,將結(jié)束涼山州鹽源縣不通高速的歷史。“我們會弘揚革命傳統(tǒng),繼續(xù)努力奮斗,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睆垜c勝說。
遍布涼山的紅色記憶,不僅給予當?shù)厝罕娨跃窳α?,更以另一種方式賦能當?shù)剜l(xiāng)村發(fā)展。隨著紅色旅游升溫,涼山州紅軍長征沿線縣(市)紛紛搶抓機遇發(fā)展紅色旅游、做強鄉(xiāng)村經(jīng)濟。
依托紅軍渡江遺址,會理市全面推進皎平渡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啊逡弧倨谟慰秃芏?,我們還組織附近村民參與交通疏導、衛(wèi)生維護。”皎平渡村黨總支書記王繼華表示。目前,該村還在發(fā)展流水養(yǎng)魚項目并規(guī)劃更多停車位,為旅客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
在冕寧縣彝海旁,一場場情景劇《彝海結(jié)盟》生動再現(xiàn)90年前的結(jié)盟場景,吸引許多游客駐足觀看。近年來,該縣以“彝海結(jié)盟”為精神內(nèi)核,推進工業(yè)、農(nóng)業(yè)、文旅強縣戰(zhàn)略,成功入選天府旅游特色縣。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