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們,晚上好。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模仿大學老師上“水課”的短視頻火了。00后大學生們在評論區(qū)吐槽:“聽了半天得到一個毫無收獲并心累的感覺”……到底啥課讓大學生直呼不愛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現(xiàn)象。
所謂“水課”,通常是指那些課程內容乏味、教師不用心上、學生難以受益、考勤不嚴格的課程。上“水課”的老師,有的幾十年都用同一套“陳釀PPT”,有的“放電影拖時間”。還有一種新型“水課”,打著“翻轉課堂”的旗號,將本該激發(fā)學生自主研究的教學方式,變成了“課件由學生寫、課由學生講、課后作業(yè)也由學生互批”的刻板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全程“隱身”,既不教授知識也不給出建議,只剩一群啥也沒學過的學生進行“菜雞互學”。
其實,大學課堂中從來不缺少學生們“擠破頭”的“金課”。哈工大劉志國教授速寫八屏板書,嚴謹?shù)孟袼囆g品,課堂視頻走紅網絡;清華大學呂冀蜀老師的課堂,用生動案例串聯(lián)復雜的軍事戰(zhàn)略知識,多次位居全校教學評估前5%;浙江工商大學胡乃巖副教授的“戀愛心理課”聚焦“愛的能力”,讓近1700名學生爭搶70個選課名額……可以說,“金課”沒有一定之規(guī),但在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和挑戰(zhàn)度等方面一定有獨到之處,才能獲得學生真心青睞。
當然,“金課”也需要與時俱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閻步克退休前,他的課堂時常“一座難求”。教學近40年,他始終堅持精心備課,在課下耐心回答每個同學的問題。尤其和“水課”PPT形成對比的是,閻老師的課件也是精益求精、不斷迭代,只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傳達好的教學內容”。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授課方式,不斷教學相長,這樣的付出讓“金課”歷久彌新、不斷沉淀。
大學存在“水課”,不能全由老師“背鍋”。有網友說,大學生一邊吐槽課程“水”,一邊又在悄悄選擇事少分高的“水課”??此泼艿倪x擇背后,實際上指向一個循環(huán):學生對某些課程若只想拿學分走人,老師就不愿認真?zhèn)湔n;老師越是“劃水”不教,學生就越只圖學分。多方“灌水”之下,課堂自然沒有“干貨”?!八n”還是“金課”,學生們心中自有一桿秤,也同樣是學生和老師互動共同促成的結果。
圖片來源:央視網微信公眾號
對老師而言,“重科研,輕教學”的考核傾向未徹底扭轉,難免催生與指揮棒同頻的“取舍”,畢竟科研成果能轉化成數(shù)字,而教學工作量算的只是課時。而另一邊,如果學校和社會對學生的評價只在于“績點”,那么學生也很有可能陷入“優(yōu)績主義”的陷阱,只選容易得高分的課,而逃避那些要求嚴、難度高的課程,這往往也會形成對“嚴師”“優(yōu)質課程”的逆淘汰。
擠掉課堂“水分”,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要求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近些年,各高校都在積極采取行動,有的拿出百萬獎金獎勵教學名師,有的上課好的副教授破格升教授,有的定期組織教學培訓。認識到“水課”形成的復雜原因,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多給有能力、有實績、有貢獻的老師實實在在的獎勵;破除“內卷”,用更多元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的能力,“水課”才會越來越少,“金課”也會越來越多。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币凰玫拇髮W,絕不僅僅是教授知識和就業(yè)技能,而是讓學生在求學時光中,學會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人生觀,最終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讓更多“貨真價實”的好課程得到關注,讓每一個獲得的學分都有含金量,這是我們都需要為“過怎樣的大學生活”負起的責任。
這正是:
虛浮水課誤青春,淬煉金課探本真。
師生協(xié)力共求索,學海楊帆萬象新。
大家晚安!
(文|李娜)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