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春節(jié)成功申遺
“羌年”成功轉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從此,“羌年”不僅僅是歌舞升平的歲月瑰寶
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一顆閃亮的明珠
更是古老羌文化對世界的盛情邀約
中國羌城 大禹故里 云境北川
作為羌族兒女繁衍幾千年的樂土
說起“羌年”
北川可太有發(fā)言權了
讓我們一起走進北川,走近“羌年”
云朵上的民族——羌族
羌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歷史最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有“民族活化石”之稱,擁有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化。
羌族源于古羌,自稱“爾瑪”或“爾咩”,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上,就能尋到“羌”人的身影。
羌族人習慣把村寨住房建在高山或半山地帶,占據著高高的位置;還喜歡穿富有特色、繡有漂亮云紋的“云云鞋” ,所以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
羌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間的說法是“沒有歌不行,沒有舞亦不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創(chuàng)造出羌歌、薩朗、羊皮鼓舞、羌笛、口弦等獨具特色的藝術瑰寶。
當一曲婉轉悠揚的羌笛旋律響起時,當人們圍著篝火轉起圈時,那鐫刻著羌族古老文化的基因與生生不息的民族活力,便展現在北川這片廣袤的大地上。
在滄桑、古樸、精致的羌寨中,羌族人民如同深山中的精靈,編織和書寫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不斷充盈著中華人民智慧的寶庫,羌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滲透于羌族人民衣食住行之中。
羌族人民聚族而居,少則幾戶多則上百戶即可組成一寨,俗稱“羌寨”。在群山中找到羌寨并不難,如“東方金字塔”般佇立在山腰的便是羌碉,而羌碉,就是羌寨的標志之一。羌族碉樓營造技藝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北川,許多羌族女性從小就開始學習刺繡,世代相傳。羌族相信萬物有靈,所以羌繡在圖案的選擇上也多以絢麗多彩的幾何圖案、自然紋樣或花卉鱗毛構成,民族風格非常濃郁,充分展示了羌族人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歲月的長河中,羌族人民創(chuàng)造出了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北川老臘肉、刨湯晏、全竹晏、羌山香碗……這些特色美食,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的佳肴,更是羌族人民生活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他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哲學。
走北川,過羌年
羌年,羌語稱“日麥節(jié)”“日美吉”。時間為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羌族人一年中慶豐收、祈平安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
羌年起源于羌族人對大自然的敬畏、感恩與崇拜,即所謂“祭天還愿”。
羌年里,整個北川都沉浸在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之中,男女老少都會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相聚在一起互道祝福,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幸福安康。
羌年的慶?;顒哟篌w由祭祀和娛樂兩部分內容組成。
祭祀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釋比帶領大家宰殺牛羊祭天神,焚燒紙做的猛獸,驅除邪惡。
接著就是娛樂活動,男女老少在草坪上圍成一個個圓圈,載歌載舞,其間,穿插飲咂酒、饋贈所帶美食享用、互賀新年等活動,狂歡到深夜方盡興而散。
1991年至今歷時33年,北川堅持每年農歷十月初一組織羌年慶?;顒?,慶羌年已經成為北川的一大文化品牌。
(1991年羌年)
(2001年羌年)
(2003年羌年)
(2011年羌年)
(2013羌年)
(2014羌年)
(2015羌年)
(2016羌年)
(2017羌年)
(2018羌年)
(2019羌年)
(2020羌年)
(2021羌年)
(2022羌年)
(2023羌年)
歷經千百年的傳承,羌年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流淌在羌族兒女們血液里的一種情懷。
重新認識一下
現在是: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羌年
明年,歡迎大家
來北川,過羌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