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袁城霖 文/圖 視頻剪輯 卓峻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北宋文學家蘇軾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道出古人對“宮闕”的景仰和欽慕。
闕,是古代宮殿、城垣、陵墓、祠廟等入口處左右豎立的樓觀,是彰顯其地位尊崇的標識性建筑物。據(jù)考證,闕,始于商周,興盛于秦漢,衰落于兩宋。其中,闕在漢朝不僅使用場景更寬,使用的階層“門檻”也降低。
目前,漢闕是我國現(xiàn)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闕的建筑設計和闕身雕刻圖案、銘文是研究漢朝文化的重要載體。全國現(xiàn)存漢闕43處,分布在5省2市,其中四川有21處、渠縣有6處,因此有“天下漢闕巴蜀多,巴蜀漢闕看渠縣”一說。渠縣被命名為“中國漢闕之鄉(xiāng)”,其6處7尊漢闕于2001年整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建成的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正在實施展陳提升工程,計劃“七一”前恢復開放?!皳Q妝”的漢闕文化博物館,將以怎樣的姿態(tài)展示在世人面前?
看展陳
首次收入漢闕實物 “還原”漢朝生活場景
渠縣的6處7尊漢闕分散在土溪鎮(zhèn)的田間,當?shù)貙iT修建了一條12公里長的覽闕路將它們串聯(lián)起來。漢闕文化博物館處在7尊漢闕的地理分布中心,距離縣城約30公里。
走進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一幅幾乎占據(jù)整面墻的浮雕呈現(xiàn)眼前,浮雕以山水為背景,鐫刻了多尊闕,并把射猿、侍父、獻禮3個場景融入其間。
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入口處浮雕。
博物館館長張世東告訴記者,這樣的展陳布局設計,目的是給參觀者留下對漢闕形態(tài)及漢朝“勇”“儀”“孝”文化的第一印象。
轉入序廳,“天人合一 闕說漢儀”8個大字豎式陳列正中央?!斑@是本館的展陳主題?!睆埵罇|解釋,古人崇尚“天人合一”思想,并視闕為升天之門。闕作為古代象征地位的建筑,其修建匯集古人智慧,在千年之后無聲地講述漢朝禮儀。
博物館序廳中“天人合一 闕說漢儀”8個大字。
穿過序廳,該館兩層樓共3600平方米展陳面積,分漢闕之光、漢闕之鄉(xiāng)、漢闕之韻、漢闕之路4大部分,逐步揭開漢闕面紗。
“漢闕之光”展廳內展示了漢闕闕頂和闕身實物。
“漢闕之光”主要介紹闕為何物和闕的歷史發(fā)展脈絡,以及100多年來中外人士對闕的保護研究開發(fā)大事記。展廳內鋼筋玻璃棚中展示了2個漢闕闕頂和1個闕身?!八鼈兪窃旧⒙湓谔镩g的漢闕殘件,首次在館中展陳?!睆埵罇|說,漢闕是不可移動的文物,現(xiàn)收藏漢闕殘件,彌補了此前館中無實物展陳的遺憾。
“漢闕之鄉(xiāng)”通過“闕立東方、闕主故事、闕與名家”3個板塊,介紹全國全省和渠縣漢闕情況,解釋了“天下漢闕巴蜀多”的成因;同時詳細介紹渠縣最知名的馮煥闕、沈府君闕、樊敏闕的闕主生平與傳奇故事,還有梁思成、魯迅、維克多·謝閣蘭等人與渠縣漢闕的淵源等。
“漢闕之韻”聚焦?jié)h闕的藝術之美,包括漢闕的建筑結構、雕刻技法、銘文與書法等。二樓展廳頂部展示了10多幅從漢闕上拓下的文字。館內還打造了一條長約20米的漢朝“街道”,再現(xiàn)“布莊”“酒坊”等商肆雜陳、人聲熙攘的繁榮古城景象,參觀者可沉浸式體驗漢朝煙火。
博物館二樓展廳頂部展示了10多幅從漢闕上拓下的文字。
到展陳尾聲,“漢闕之路”部分以圖示呈現(xiàn)渠縣文旅發(fā)展愿景與規(guī)劃,包含建設巴賨時光環(huán)線旅游走廊、打造巴蜀漢闕之路等,展陳在這里從古代回歸當代。
張世東說,展陳提升工程的一項主要內容是收入文物實物,這不僅包括漢闕殘件,還有6000件漢磚,它們出土自幾公里外的城壩遺址。序廳中6個立柱上密密麻麻地鐫刻著圖案,圖案來源既有漢闕,也包括城壩遺址出土文物,“這種設計旨在體現(xiàn)渠縣悠久濃厚的文化,增添博物館文化韻味。”
除了打造具有本土性文化特點的展示基地,該館兼具全國闕文化展示功能——不僅介紹了全國全省漢闕的地理分布,并對北方、南方漢闕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參觀者增長知識、開拓眼界。
看裝備
大量運用數(shù)字技術 增加體驗感和互動性
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展陳提升工程的另一特色是,大量運用多媒體和數(shù)字技術,對漢闕進行全方位展示,增加參觀體驗感和互動性。
如“漢闕之光”展廳中,一塊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與漢闕相關的詩詞歌賦共20多首,每首除了顯示文字外,還呈現(xiàn)與之契合的背景圖案,做到“音字畫”俱全?!斑@采用高亮度工程投影、LED拼接巨幕、LCD一體機等數(shù)字播放設備,帶給參觀者新的視聽感官體驗?!睆埵罇|說。
展館中以數(shù)字屏幕呈現(xiàn)全國漢闕地理分布地圖,參觀者只需要觸弄地圖前的按鈕,便可查看各地漢闕的簡介信息。而在渠縣漢闕地理分布圖上,參觀者還可查看全縣6處7尊漢闕的實時畫面——這里的數(shù)字屏幕與漢闕實地的高清攝像頭相連,參觀者甚至能進行縮放、拉近操作,看清漢闕上的雕刻圖案和文字,實現(xiàn)遠程觀闕。
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還原”宕渠城場景。
增強互動性,參觀者可掃碼答題,把與漢闕相關的詩詞補充完整。此外,“漢闕之韻”部分設置有拼圖游戲,只見一塊約1米高的透明玻璃柱中,漢闕360°旋轉,參觀者點擊玻璃柱屏幕,成整體的漢闕瞬間被分解成6個結構,游客可現(xiàn)場拼圖,拼回完整的漢闕?!巴ㄟ^這些互動方式,讓參觀者對漢闕的認知更深。”張世東表示。
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還設計開發(fā)有VR虛擬漫游、VR互動體驗項目,參觀者可在(宕渠)古城上空、古城街道、古建室內等自主漫游,身臨其境觀展。
這些設計幫助參觀者更好地領略漢朝風采。5月17日,渠縣第三小學30余名師生受邀參觀博物館,他們全程身著漢服參觀,并朗誦與漢闕相關的詩詞。張世東說,博物館恢復開放后要經常性地開展研學活動,讓人們“知賨(注,賨為渠縣古稱)前,見未來”,增強文化自信。
新聞多一點:
鎮(zhèn)館之寶——9件漢闕殘件
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展陳提升工程收入9件漢闕殘件。
6處7尊渠縣漢闕分布在土溪鎮(zhèn)的田間,是不可移動的文物。渠縣漢闕文化博物館展陳提升工程收入了原本散落在田間的9件漢闕,包括8件闕頂和1件闕身,彌補了此前館中無實物展陳的遺憾。
館中的9件漢闕殘件均采用玻璃棚保護,既達到保護文物的目的,又便利參觀者近距離觀看。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