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經濟數(shù)據(jù)陸續(xù)公布后,感受到最多的是“超預期”“不容易”“有韌性”等等。半年時間,180余天,從冬到夏,給我們認識中國經濟、推動中國經濟,提供了很多新的觀察,留下不少有益啟示:
上半年能實現(xiàn)5.3%的增長,“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fā)揮了很大作用?!案臃e極的財政政策”相當積極,“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比較適度,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加快使用,“兩重”“兩新”效應持續(xù)顯現(xiàn)。這半年,經濟運行的結果“超預期”,政策的作用效應也“超預期”。
政策管用,給人信心。上半年的“政策投放”有幾個特點:一是針對性比較強,政策之間形成了“組合拳”,政策取向鮮明且一致;二是出臺實施政策體現(xiàn)了“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跟不確定性搶時間;三是在政策落實上加強了上下聯(lián)動、橫向協(xié)作,加強了社會預期引導。
管用的政策至關重要,企業(yè)的力量不可小覷。上半年,在各方政策支持下,各類所有制企業(yè)發(fā)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兩方面給人印象尤為深刻:一是關稅戰(zhàn)襲來,外貿承受巨大沖擊,很多企業(yè)不等不靠、積極開拓新的市場方向,努力化危為機。二是在科技創(chuàng)新、產業(yè)創(chuàng)新上,很多中國企業(yè)展現(xiàn)出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既給自己贏得空間,也給整個中國經濟新動能的形成添磚加瓦。
億萬個有力量感的經營主體,構成了中國經濟有韌性的軀體。
中國經濟從來不是在溫室里長大,而是在經受風雨、爬坡過坎中前進。前進,就是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比如,內需不足,一直是主要難題。上半年,提振消費的多方努力見到新的成效,突出表現(xiàn)在服務消費加快,假日消費拉動作用增強,部分升級類消費增速加快,綠色消費亮點很多。消費逐漸活躍起來,令人欣喜,但也要保持冷靜清醒,看到從消費端化解內需不足仍有很多難題未解,相關努力絲毫不能松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了369項重大改革任務,給了一個“五年”的時間表。一轉眼,一年過去了。今年上半年,正是落實三中全會部署的關鍵階段,重大改革動作連續(xù)出臺。圍繞暢通經濟循環(huán),加快建設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圍繞促動經營主體活力釋放,出臺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推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圍繞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綜合改革效能等,動作頻頻,力度很大。
改革給發(fā)展帶來動力。改到深處,難度都很大,越難越要攻堅。改革的作用,既在即期釋放,也徐徐展開。改革很難,但也真管用。
今年上半年的中國經濟,遇到外部環(huán)境急劇變化,同時逢內部轉型升級正到攻堅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新機遇也撲面而來。無論解難題還是抓機遇,人的狀態(tài)、隊伍的狀態(tài)很重要。干與不干、干得好與不好,局面、效果都大不一樣。
“超預期”的主要指標,也是在給“干的狀態(tài)”畫像。上半年各部門各地方,落實黨中央要求,對經濟工作抓得都很緊。有幾個特點:一是與去年努力的連貫性強,特別是圍繞一攬子增量政策的落實;二是搶抓新年開局、新春開局;三是謀劃推動各方面工作的系統(tǒng)性增強;四是工作的“顆粒度”更細,對廣大經營主體的關切回應得更及時具體。
腳下有勁,還要抬頭看路。今年上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的上半年。除了要完成年度任務,還要奮力收官?!笆逦濉奔磳⒔永m(xù)到來,今年的努力,也是在為下一個五年的開局打基礎。
中國經濟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既緊盯當下,也立足長遠。比如,因地制宜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不只是為了今年有多少收獲,還要作用于長遠。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建設,既在疏通眼前一些堵點卡點上追求立竿見影,也是通過深層改革動作,給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遠,構建更好市場環(huán)境。
這幾點有益啟示,是來自新時代以來長期的實踐探索。今年上半年最新的實踐,賦予了它們更豐富的內涵與張力。
(文丨總臺特約評論員 楊禹)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