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侯琎報道 1月1日,“變局——春秋時期的晉與秦”展覽在山西博物院拉開帷幕。206組珍貴文物,展現了東周時期,特別是春秋時期晉國與秦國之間復雜多變的關系,見證諸侯大國敢擔當、尚大義、求變革、圖富強的時代精神。
中國歷史上,東周經歷了王權衰落、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也經歷了群雄并起、孕育統一的戰(zhàn)國時代,是中國早期國家由統一王朝走向統一帝國的歷史大變局時代。諸侯爭霸中,晉與秦會好、執(zhí)亂、制衡、爭鋒,在變局中謀生機,在變革中求新機。直至春秋末年,以三家分晉為標志,歷史進入列國共同推進國家和民族大一統的戰(zhàn)國時代,開啟全新局面,為后世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筑牢堅實根基。
▲晉公盤吸引了眾多觀眾的關注
本次展覽共分為3個單元。第一單元“肇創(chuàng)東周”,展示來自洛陽 27中春秋大墓、洛陽東周王城、運城市垣曲縣北白鵝遺址、甘肅大堡子山秦公墓等遺址出土的多件青銅器、陶器、銅器和金飾片等。公元前770年,周王室由鎬京遷至洛邑,并以此為都,史稱東周,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平王東遷”。晉、秦共同協助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啟東周,春秋伊始。兩國對于東周初年國家的統一和穩(wěn)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晉由此開啟春秋霸業(yè);秦因功被封為諸侯,成為日后稱霸的起點。
春秋中期,晉、秦成為鄰國,由“秦晉之好”伊始,結盟抗爭、戰(zhàn)爭沖突不斷,先后稱霸于春秋。第二單元“馳騁春秋”,展示了來自臨汾曲沃羊舌墓地、洛陽伊川縣陸渾戎墓葬群、陜西鳳翔南指揮村秦公一號大墓的多件青銅器、玉器。其中,晉文公為女兒孟姬特制的陪嫁媵器“晉公盤”也在這一單元展出,作為當時政治聯姻的實證,標志著“秦晉之好”的開端。
▲展覽現場
春秋晚期,士大夫階層崛起,新的政治力量初現端倪。“三家分晉”開啟了戰(zhàn)國時期列國并立的局面,加速中央集權的進程,促進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第三單元“興動天下”,山西博物院藏獸形觥、獸面紋方彝、申五矩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虎形玉佩、鳥形玉佩、上海博物館藏青銅器毛公方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藏鳳鳥紋銅方壺……每一件精美展品都充分展現了晉、秦兩國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強大的實力,有力推動當時社會制度的轉變和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促進國家統一和民族融合。
▲觀眾在展覽中了解三家分晉的歷史
此次展覽由山西博物院聯合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16家文博單位共同舉辦,是黃河流域青銅文明策展和館際間深度交流合作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實踐。展期將持續(xù)至2025年5月5日。
編輯:王少杰
校對:薛江凌
審核:李清偉